乘著東風,鴨綠江畔有只“孔雀”正舒展羽翼。
走進遼寧省丹東市孔雀表業集團,生產車間里,設備轟鳴,工人師傅精準操控機床,對表盤進行加工;組裝車間里,十幾位制表工匠戴著放大鏡,手拿鑷子,在臺燈下小心翼翼地組裝機芯……
“目前,丹東全市手表零部件企業有60家左右,年產手表機芯超500萬塊。這里的產業資源是企業發展的底氣。”孔雀表業集團執行總裁楊威說,丹東市每兩年都會舉行產業技能大賽和制表大師選拔,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和技術保障。
楊威說,目前公司每年產業投入超2000萬元,研發人員超300人,帶動本地20多家配套企業發展壯大。“今年下半年,我們計劃推出自主研制的‘球陀’機芯,這也是目前陀飛輪手表制造技術的‘天花板’。”
全國第一臺輪式拖拉機、第一臺X射線探傷機、第一塊IC卡燃氣表、第一臺渦輪增壓器……作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全國工業基地之一,丹東曾生產出多個“共和國第一”,同時涌現出孔雀手表、黃海大客車、康齒靈牙膏、菊花電視機等一大批名優特新產品。被稱為“輕工業之都”的丹東,逐漸形成了以輕紡、電子、機械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擁有輕工業門類68個,輕工產品1100多種。
發揮傳統優勢,更要向“新”發展,丹東實施輕工業名城振興計劃,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
5月10日,2025年“邊疆特產銷全國·丹東站”活動現場人頭攢動,丹東華洋紡織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文福帶著新款柞蠶絲產品參展,展位旁擠滿了人。這家由鄉鎮企業轉制而來的公司,依靠自主設計、研發,去年銷售收入已超3億元,各種款式的休閑裝、針織衫、羽絨服一應俱全。
在華洋紡織印染車間,技術人員正給一臺“大家伙”調整參數,比對染料顏色。“目前無論是面料生產、來件加工,還是成衣生產、設計推廣,我們全產業鏈向‘新’發展。”于文福說,在丹東市工信、商務等部門的支持下,企業還針對柞蠶絲的特點,大膽改進紡織設備和工藝,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走進位于丹東市江灣工業區的遼寧思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里,75歲的公司董事長鄭孚一身白大褂,正和科研人員一起,對一款新型智能超聲波燃氣表進行性能測試。這款籃球大小的儀表,能實現智能精準計量,安裝后,居民用手機與燃氣表進行連接,就能遠程抄表、遠程閥門控制、自動處理泄露……
“企業發展靠創新,而這離不開丹東市輕工業的肥沃土壤。”鄭孚坦言,他曾是丹東電子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各方支持鼓勵下,他創新研制出的中國第一塊IC卡燃氣表,廣受好評。此后,他成立公司,企業如同一株新苗在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
“我們近6年投入1.6億元進行研發,參與20項國家、行業標準制定,獲專利及軟件著作權160余項。”鄭孚說,目前公司的儀表產品在全國使用量達800余萬只,在丹東市安裝智能燃氣表20萬塊,讓家鄉百姓使用燃氣更加方便、安全。 (宗 文)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紡織服裝機械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