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與共和國同齡的紡機裝備企業,鄭紡機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紡機”)秉承“應祖國建設而生、謀衣被天下而來、向紡織強國而進”的初心使命,以“用自己的裝備武裝紡織產業”為己任,把服務國家所需作為最高追求矢志不渝,在新纖維材料、非織造布、織造、染整等諸多領域都能見到鄭紡機裝備迭代升級,助力產業發展的身影。
2023年,國機集團啟動“振興紡織機械三年行動”,作為中國紡機行業“國家隊”主力軍的鄭紡機聞令而動,追“新”逐“綠”,從綠色纖維到特種纖維,從非織造到織造印染,以“老字號”開辟“新賽道”,鄭紡機已然成為引領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一面“鮮艷旗幟”。
向“新”而興
激發振興澎湃動力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已成為鄭紡機振興征途上最醒目的路標。

通過整合創新資源,鄭紡機打造一體化研發的技術管理平臺,建立河南省纖維新材料紡機裝備產業研究院,成立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孫以澤為主任的專家委員會,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的創新生態。
在核心業務領域,日產225噸差別化滌綸短纖維成套設備順利開車;粘膠短纖、滌綸錦綸短纖等成套裝備業務規模和技術水平位于國際前列,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80%和45%;高速水刺非織造布生產線在烏茲別克斯坦順利開車,速度可達 260m/min,成為中亞地區第二條高速水刺非織造布生產線;GA318、GA317型漿紗機智能化生產線投入使用,實現產品迭代,高端漿紗機市場占有率達50%;寬幅工業布浸膠線產量提升2.5倍、節能20%以上;推出“恒天Autefa”品牌非織造成套裝備,把鄭紡機強大的專業加工制造與服務能力,和Autefa百年的技術積淀相融合,構建起跨越時空的中歐互動,為國內外中高端用戶帶來極致的解決方案。

在關鍵技術方面,攻克萊賽爾纖維設備多項技術難題,萊賽爾纖維關鍵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90%,成套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攜手高校及用戶建成國內單線單釜最大產能生產線,纖維品質達到優等品標準。其中,“單線單釜年產5萬噸萊賽爾纖維成套裝備及工藝”項目榮獲中紡聯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全球最大蒸發量萊賽爾薄膜蒸發器及生產線在客戶成功投產,綠纖“中國心”發揮強勁動力。ZWT612-180-XZJ型高速卷繞頭在用戶現場穩定運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國內空白,同時完成長絲精密卷繞成型軟件國產化,絲餅成型良好,解決“卡脖子”難題。
超前布局謀劃,需要“桅桿上的瞭望者”。鄭紡機站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高度,在鞏固傳統裝備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同時,積極布局綠色纖維、特種纖維等新賽道,充分發揮紡機產業支撐保障作用,切實增強核心功能。
現在,鄭紡機在世界3大高性能纖維(碳纖維、芳綸、高強聚乙烯)裝備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取得一系列成果——小絲束高性能碳纖維原絲和碳化生產線生產完成驗證,原絲線已在用戶開車成功,碳化線正在調試中,強力助推宇航級碳纖維實現產業化;高強聚乙烯單線年產能300噸,市場占有率50%;“對位芳綸規模化制造關鍵技術與裝備”榮獲中紡聯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間位芳綸單線產能2000噸,市場占有率95%。同時,中空纖維膜成套設備成功開車,1536頭醫用中空纖維膜生產成套設備及工藝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助力提升國產醫療設備市場競爭力;廢舊纖維素纖維循環再利用原液成套裝備、離子液法纖維素纖維成套設備等新型環保纖維裝備不斷取得突破,實現原料來源可持續化、生產過程綠色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的全產業鏈閉環式綠色低碳生產體系,改變了百年來化學方法制造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歷史,為紡織產業鏈裝上了“綠色引擎”。
目前,鄭紡機已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各級創新平臺21個。三年來,鄭紡機獲授權專利150項,其中發明專利45項,國家專利優秀獎1項,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榮譽稱號;主持和參與標準制修訂8項,其中國家標準5項;牽頭編寫的《水刺非織造布手冊》是國內首部水刺法非織造布技術研究與應用著作,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此外,鄭紡機積極進行紡機創新聯合體建設,強化與合肥通用院、中機六院、國機振動等國機集團內部企業協同,以用戶需求為中心,讓創新鏈與產業鏈實現“雙向奔赴”,讓“實驗室”快速配對“大市場”、走到“生產線”。
這是鄭紡機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底氣。
向“新”增效
聚焦重塑新生志氣
振興需自強。強企之“強”,是組織結構、人才隊伍、治理效率整體重塑“全面的強”,是轉型發展“跨越的強”,是領跑“趕超的強”。
鄭紡機以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契機,積極實行垂直穿透管理,壓減機構30個,公司組織機構整體性重構。管理企業分別組建“三大管理中心”,以結構功能優化牽引規模調整,推動干部能上能下,中層管理人員壓減33%;基層主管競聘上崗,調整充實技術研發人員,開展營銷人才“盤點”,勞動生產率增長68%。基本隊伍系統性重塑,推動企業隊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規模結構和隊伍編成更加精干合理。
如今的鄭紡機,形成了“先進身邊再出先進,勞模身邊再出勞模”青藍接續的人才建設新格局。“科技專家”+“主任工程師”制度,搭建科技人員梯隊成長平臺和道路;“技能大師-高級技能大師-紡機工匠-首席大工匠”技能人才梯隊全線貫通。目前,培養全國勞動模范2名、中央企業勞模2名、省級勞模5名,培養行業戰略科技專家及國機集團首席專家1名、科技領軍人才2名、卓越工程師85名、首席技師7名。快速崛起的高素質人才方陣,必將助力鄭紡機實現紡機振興愿景,推動鄭紡機在邁向世界一流企業的征程上奮進勃發。

“動棋盤”“動棋子”,還要“動棋規”。鄭紡機經歷思維的嬗變,構建新機制,適應新任務,推進統一營銷平臺建設,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提升鄭紡機國際品牌形象,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需求;營銷系統、技術質量團隊深入用戶一線進行“面對面技術交流”“點對點查看問題”“對癥下藥解難題”,實現“情況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體驗在一線提升”。2025年鄭紡機品牌被認定為“2025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鄭紡機也獲得“質量誠信雙優品牌企業”榮譽稱號,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2025年鄭紡機加速推進完成Autefa制造向國內轉移工作,積極承接Autefa針刺、水刺、開清、鋪網、烘干等設備的技術合作與研制,全面構建達到歐標的制造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鄭紡機還與意大利機械制造領軍企業MAE公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實現技術資源共享與協同創新,重點攻關碳纖維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難題,推進碳纖維碳化裝備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同時建立常態化人才交流與培訓機制,共同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與跨學科背景的專業團隊,助力碳纖維產業高質量發展。
向“新”強鏈
構建自主可控生態
企業技術創新根本目的是幫助客戶產生效益,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融通發展,構建自主可控的紡織裝備全產業鏈生態,與客戶實現共贏,努力保障紡織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2024年4月,鄭紡機供新疆用戶年產25萬噸聚酯短纖項目順利投產,西北地區最大滌綸短纖維生產基地建成,補齊市場空白,并與用戶已有PTA項目形成“煉化紡”產業鏈。在成套設備上針對適應生產不同纖維品種做了大量結構性優化,工藝調整更為方便,滿足了新疆紡織產業多樣化的市場需求。拉長時間軸,鄭紡機以覆蓋粘膠、滌綸、織造、棉紡裝備的研制能力,近年來圍繞科技賦能、綠色紡織主題,成功助力用戶構建三條混紡全品類集“種-紡-織-染-整-服”為一體的全產業鏈。
2025年4月,鄭紡機與新疆用戶達成戰略合作,建設年產8萬噸錦綸長絲項目,該項目不僅是“單打冠軍”,更是激活百億紡織集群的“關鍵一子”。鄭紡機協同兄弟單位,打通區域產業鏈技術關鍵環節的“斷點”,形成“錦綸紡絲-織造-終端”的完整閉環。目前,鄭紡機的錦綸紡絲設備在發貨安裝中,預計12月中旬開車。該項目建成后新疆紡織企業將告別“為一絲錦綸跨千里”的困境,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融通發展,構建自主可控的全產業鏈生態,實現多方共贏。
向“新”提質
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鄭紡機與國機互聯協同打造紡織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布鄭紡機“產品遠程運維數據中心”,將智能化延伸至產品全生命周期。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賦能,開展差異化、場景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數字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快紡機成套裝備智能化轉型,促使企業從單純的產品銷售向“產品+服務”轉變。

“產品遠程運維數據中心”既是產品運維中心、數據中心,更是客戶服務中心、產品性能分析研究中心。該平臺集成非織造布生產線看板系統、非織造布產品數據分析系統、漿紗機遠程運維、滌綸短纖維后處理設備SKF云圖智能運維應用,具備遠程調試和移動端服務功能,已接入非織造生產線97條、漿紗機66臺,可以實現對裝備的實時監測預警和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成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標桿。
在用戶現場,鄭紡機智能化非織造布成套裝備在主流程基本實現無人化,整體用工減少50%。通過優化電氣控制系統,與客戶的MES、ERP系統有機融合,實現設備運行數據自動收集、統計和分析,提前測算訂單成本及利潤,實現生產成本的先知先覺;自動生成生產數據庫,通過數據追溯、對比、分析,促進生產過程優化和數據升值;智能化物流轉運系統,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生產線的月產量、電耗、天然氣耗均優于國外進口線。”新疆用戶生產管理人員對鄭紡機智能化非織造裝備的各項指標給予高度評價。
鄭紡機能夠為客戶設計全套智能化準備車間方案,提供從前期產品規劃、廠房布局、設備配套到售后安裝一站式的“交鑰匙”工程,新型智能漿紗機全部在用戶穩定運轉。2025年,鄭紡機借助高校研發平臺,引進高校博士后作為公司“科技副總”,進一步為裝備數字化轉型賦能,推動產品智能化升級,降低研發成本,縮短研發周期。當專家穿梭于實驗室和生產線之間,一個更具活力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生態,正在加速讓紡織裝備釋放新動能。
櫛風沐雨不停歇,雄關漫道真如鐵;砥礪奮進三年間,而今邁步從頭越。“牢記振興目標、堅定振興信念、獻身振興實踐”成為響徹鄭紡機的時代強音。換羽新生的鄭紡機,正以“挽住云河洗天青”的嶄新姿態,將傳統優勢轉變成勝勢,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為我國紡機產業、紡織行業的安全穩定貢獻磅礴力量。
素材來源:黨委工作部
編輯:朱起鋒
主編:趙 軒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紡織服裝機械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生產安能黨總支高度重視集團“雷霆行動”部署,嚴格對標上級要求,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黨總支牢固樹立“隱患即事故”的預防理念,推動安全管理關口前移。
- 2025-10-29 11:02:24
- 14542
-
9月28日,在祖國華誕來臨之際,鄭紡機再傳海外捷報——由其自主研發制造的中亞地區第二條高速水刺非織造布生產線,在烏茲別克斯坦順利開車。
- 2025-09-30 13:56:38
- 16929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